地图上的那些岛屿(14)帝汶岛(Timor)
地图上的那些岛屿(14)帝汶岛(Timor)
帝汶岛(Timor)面积不大,但上面却分了两个国家,一个是独立小国东帝汶(East Timor),国土包括岛的东半部及西部的欧库西(Oe-Cusse)地区,面积14874平方千米,跟北京市差不多,人口138万,相当于中国东部一个人口大县,首都位于帝力(Dili)。剩余面积面积15850平方千米属于世界最大岛国--印度尼西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要从西方殖民史说起。
以下内容是我乱写的,大家看看就好。
驱动大航海时代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获得东方香料,并运回欧洲获得巨额利润。香料主要包括胡椒、丁香、肉桂、豆蔻、甘松香、檀香、龙涎香、樟脑、苦艾、姜和辣椒。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这些东西平淡无奇,谁家煎条鱼不放葱姜蒜呢,然后再弄点辣椒什么的,那味道,想想都要流口水~~但当时的欧洲人却不敢这么奢望。
罗马时期的欧洲,贵族们的饮食中,各类肉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肉食的存储不比大白菜,那时又没有什么冷藏设备,想要存放就只能腌制。腌制的肉食放久了,总会有些异味。有一天,罗马贵族们尝到了用来自东方的香料烹制的肉食之后,其中的美妙滋味让他们在内心深处种下了草。但当时的东西方之间商道被波斯人、阿拉伯人乃至后来的奥斯曼人把持,路途遥远,层层加价之后,到了欧洲人的手中价格已然相当昂贵了。欧洲贵族们品尝加了胡椒的牛排,体现的不仅是财力,更是身份和地位。
回到香料本身,一般来说,尝到胡椒的滋味之后,想想这东西这么贵,第一反应就是想办法把胡椒树搬一棵回家,就算搬不回家,占领一些胡椒树,能够持续产出胡椒粉那也可以。作为香料产地的东方一直是欧洲人的梦想所在。但东方的香料产地主要是三个区域,即中国、东南亚、印度次大陆。占领中国,被蒙古人的入侵吓了几百年的欧洲暂时还不敢这么想。而印度次大陆,还是阿拉伯人的势力范围。只有支离破碎的东南亚相对最为合适。
帝汶岛盛产檀香,其利润可想而知。荷兰和葡萄牙两股殖民势力在帝汶岛拉锯盘旋长达两百多年之久,后来帝汶岛的分裂是荷兰与葡萄牙争斗多年的结果。东帝汶作为葡萄牙的海外领地,1975年才独立,但刚独立就被印尼侵占。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牺牲,印尼占领东帝汶期间,东帝汶的人口因饥荒、疾病、战争及处决而减去1/10,但东帝汶的人们从未屈服。
最后的契机发生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期间,经济遭受重创的印尼为了解决危机向国际货币组织请求援助,结果被要求做金融重组和经济改革。当时印尼的最高领导人苏哈托,担心经济改革会影响到自己的政权便拒绝了要求。结果导致国际援助不足、民怨加重,社会底层爆发出各种丧心病狂的屠杀事件。最后苏哈托也在国内的学生运动,以及国际的压力下被迫宣布辞职。在欧盟、澳大利亚、中国等国的施压下,印尼不得已与葡萄牙及联合国三方一起签署举行全民公决的协议,并于1999年8月底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完成公投,公投的结果是78.5%的东帝汶人拒绝并入印尼。
其实公投结束后,东帝汶并没有马上独立,它先是经历了令人发指的大屠杀事件(印尼军方领导下的大规模报复行动),后又有国际维和部队的进驻,进入了被联合国统治管理的时期,直到2002年5月,才真正升起了那一面东帝汶国旗,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
最后多说两句,以前看到一段视频,东南某岛的独立分子在电视节目中,说他们也能像东帝汶一样,付出巨大牺牲来获得独立,嘉宾只反问了一句,“他们能够牺牲掉1/10的人,我们能吗,我们的1/10的人有多少?”这位独立分子顿时语塞。他大概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的统一是他们牺牲别人获得私利的借口吗?不是,我们的统一是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