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备志》——明代军事百科全书
《武备志》——明代军事百科全书
目录
引言:我们曾拥有另一种可能! 2
01茅元仪-忠臣良将 4
02《武备志》-军事百科全书 7
1.兵诀评 18卷 8
2.战略考 33卷 9
3.阵练制 41卷 9
4.军资乘 55卷 11
5.占度载 93卷 12
03大明帝国火器的余辉 14
04踏过荆棘-血泪满衣衫 16
05继往开来—共和国再造乾坤,和为贵 17
引言:我们曾拥有另一种可能!
《武备志》
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面对八国联军的坚船利炮,我们徒呼奈何,百年国耻血泪斑斑,革命先烈无不感叹洋枪洋炮之凶猛,对自己孱弱的工业与军事痛心疾首。
《武备志》-神火箭屏
回眸历史,我们或许还有另一种命运可以选择——独立自主、威武强大的武备。
《武备志》的存在让我们了解400多年前明代的武备概况,它是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研究明代武备的必读著作。由明代朝茅元仪编著,共240卷,200余万字,图738幅,明天启元年(1621)初版。清乾隆年间曾被列为禁书,道光(1821—1850)期间解禁,不过此时《武备志》所记载的装备相对西方已经落后很多了。清代再版多有改动,涉及胡虏内容或对清代评价不利部分多有删改。
01茅元仪-忠臣良将
时人称:“年少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
茅元仪:字止生,号石民,又署东海波臣、梦阁主人、半石址山公。
生:万历二十二年八月四日 (1594年9月17日)
卒:1640年,也有记载卒年为1644年,不管何年,确实亲历了明末乱世。
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文学家茅坤之孙,父亲国缙(一作晋)官至工部郎中。
《武备志》-毒药烟球
万历四十四年(1616),茅23岁,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后金政权,自称立为汗,建元“天命”。
万历十六年(1618),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借口,兴师攻明,辽东战火纷飞。
天启元年(1621),《武备志》刻印。自此以后,这位年轻学子声名大振,以知兵之名被任为赞画,随大学士孙承宗督师辽东。在孙承宗指挥下,明军在辽东收复九城四十五堡,茅元仪也因功荐为翰林院待诏。由于阉党魏忠贤专权,孙承宗被排挤去职,茅元仪也随之被削籍。
天启六年(1626)告病南归。
《武备志》-火兽
崇祯二年(1629)冬,后金骑兵直扑北京,孙承宗再度受命督师。茅元仪等数十骑,护卫孙承宗,从东便门突围至通州(今北京通县),击退了后金军的进攻,解了北京之危。茅元仪因功升副总兵,督理觉华岛(今辽宁兴城菊花岛)水师。不久又被权臣梁廷栋所忌而解职,又受辽东兵哗(士兵哗变)之累,遣戍漳浦(今属福建)。之后,辽东军情复又紧急,他请求效死勤王,遭到权臣阻挠。
崇祯十二年(1640)悲忿纵酒而亡。
02《武备志》-军事百科全书
《武备志》卷帙浩繁,但总体结构明晰,各部分都有明确的主题。
《武备志》总目
·兵诀评,万人敌之要义,参论古今,兵学典籍;
·战略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代战例一览;
·阵练制,通古今阵法,练强兵悍卒;
·军资乘,后勤物资保障乃是决胜之根基;
·占度载,究天地造化,尽阴阳之变。
其内容之丰富,前所未有,概括了古代军事问题的各个方面,为人们提供了一份研习兵法的详细参考资料,《武备志》可称的上中国古代的军事百科全书。
《武备志》各篇章占比:兵诀评18卷、战略考33卷、阵练制41卷、军资乘55卷、占度载93卷
1.兵诀评 18卷
收录了《武经七书》,并选录《太白阴经》、《虎钤经》的部分内容,加以评点。
认为孙子之前的兵法,孙子不曾遗漏;孙子之后研究兵法的,不能遗漏孙子(“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武备志》“兵诀评”-吴子
《武备志》“兵诀评”-六韬
2.战略考 33卷
以时间为序,从战略的高度选录了从春秋到元各代有参考价值的600余个战例。
《武备志》“战略考”首页
“战略考”—战国、西汉、东汉、三国······
3.阵练制 41卷
分阵和练两部分。
阵,载西周至明代各种阵法,配以319幅阵图;
练,详记选士练卒之法,包括选士、编伍、悬令赏罚、教旗、教艺五方面内容,选自唐、宋、明有关兵书中的律令,尤以《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重。
《武备志》“阵练制”首页
《武备志》“阵练制”-太乙直阵图、太乙锐阵图
4.军资乘 55卷
分营、战、攻、守、水、火、饷、马八类,下设65项细目,涉及到行军设营、作战布阵、旌旗号令、审时料敌、攻守城池、配制火药、造用火器、河海运输、战船军马、屯田开矿、粮饷供应、人马医护等事项。
《武备志》“军资乘”首页
《武备志》“军资乘”-敌台悬板图
《武备志》“军资乘”-八面旋风吐雾喷雷炮
5.占度载 93卷
分占和度两部分。
占即占天,子目有占天、占日、占月、占星、占云、占风雨、占风、占蒙雾、占红霓、占霞、占雨雹、占雷电、占霜露、占冰雪、占五行等。研究天人感应、天象预警。
度即度地,记载兵要地志,分方舆、镇戍、海防、江防、四夷、航海六类,图文并举地叙述了地理形势、关塞险要、海陆敌情、卫所部署、督抚监司、将领兵额、兵源财赋等等内容。
《武备志》“占度载”首页
03大明帝国火器的余辉
火器时代的百家争鸣,开局已是终章
军事理念、阵法等抛开不论,《武备志》中诸多奇思妙想的火器令人眼花缭乱,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这个飞天入海、移山摘星的时代,回首400年前的武备可能会觉得原始,甚至可能会产生“二踢脚的一百种用法”这种感受,不过平心而论,400年前,那可是妥妥的黑科技,恰如当今美帝的臭鼬工厂出产的那一堆奇奇怪怪、有用无用的发明创造。
《武备志》六合炮
《武备志》所记载的诸多武器,从技术角度来讲,跟西方火器没有代差,火力水平互有胜负。但作者去世之后明朝灭亡,随着明朝的灭亡,清代火器的发展除了战争频繁的前期,乏善可陈。中国火器的自主发展、进阶之路,自此断绝,再一次的发展就到了清代晚期,那时候只能全面向西方学习了。
历史没有如果,回眸四百年悠悠岁月,小编不才,带大家看看大明军事科技最后的余辉!
04踏过荆棘-血泪满衣衫
大明帝国凄凉落幕,散尽余晖,这发黄的书卷,惨遭虫蛀;
清代经历过前期的扩张,迎来饥饿的三朝盛世,之后迅速没落,任人宰割;
民国孱弱,三岛倭奴竟也敢染指中华;
新中国革命先烈,自举起第一面红旗便血洒这片热土,终究,中国有必伸之理,无数仁人志士打通了前进的道路··· ···
05继往开来—共和国再造乾坤,和为贵
不敢战者,不配得和。
历史的车轮向前,晚明已经远去,屈辱的晚清,破碎的民国也已经成为历史。1949年共和国乾坤再造,收拾这旧河山,今时今日我们位列五常,距离巅峰一步之遥,伟大复兴已在眼前,一代人,我们这代人终将见证中国重回历史正位。
新中国诞生已70余年,东定朝鲜,西平印度,南压越南,北稳苏联,四场战争令世界知道东方大国的力量,令乱臣贼子不敢窥测神器,四夷不敢称兵。茅元仪老先生、为国捐躯的先烈当得以告慰。
捍卫和平需要拥有比暴徒更强大的力量,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一小时打遍天下的高超音速,制霸场域的电磁,海洋的王者核动力航空母舰,末日审判者战略核潜艇,如此种种。今日,共和国不惧任何对手,足以御敌于国门之外,无论身处何方,祖国已能接自己的人民回家。
中国已经没有发展的天花板。
《武备志》诞生已400余年,茅元仪先生“尽五行之用以卫吾民”的愿望已经达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