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2024届就业难,校方求助校友,法学就业如何破局
华东政法2024届就业难,校方求助校友,法学就业如何破局

按理说,位于上海的华东政法大学虽然不是985、211高校,但作为我国法学五院四系院校之一,法学专业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等,位列全国高校前十位。
这样的学校,按道理来讲毕业生就业不应该成问题。
然而,最近校方在国际法校友会理事会的微信群里发布消息,呼吁校友们为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出一份力,这着实让人有些意外。
话说回来,华政的举动也情有可原。
毕竟2024年预计有超过1100万应届毕业生走出校园,扣除深造的人数,将近1000万人要走上工作岗位。
可现在就业岗位急剧缩减,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在所难免。作为学校,自然要为学生的前途操碎了心。
其实,这两年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
尤其是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要知道,法学可是连续五年被教育部列为红牌专业。
这个专业由于开设门槛低,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和设备,在2018年到2022年间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导致法学本科生严重过剩。
再加上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难度大,法学考研竞争激烈,那些既没通过资格考试又没能读研的法学生,失业几乎是必然的结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华政的困境也就不难理解了。据了解,华政今年的就业情况非常严峻,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无奈之下,校方只能通过校友会来求助,希望广大校友能够伸出援手。
具体来说,校方给出了三条建议:
一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争取在8月底之前落实offer;
二是提供一些灵活就业的机会,还能出具在职证明;
三是学校设立科研助理等岗位,帮助经济条件差、就业困难的学生解决去向问题。
客观地讲,这些举措还是比较务实的,也算是想方设法为学生谋出路。
相比起一些高校把就业任务直接甩给学生,不管他们死活的做法,华政能够主动呼吁校友支援,体现了一定的人文关怀。
但话又说回来,单单依靠校友的力量,能解决多少就业问题呢?
而且作为地方高校,华政每年能得到的财政拨款也十分有限。
据悉2024年才10亿出头,相比之下,同在上海的上海大学每年都能拿到近80亿的财政支持。
在资金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校方还需要向校友募捐来设立岗位,可见其难处。
造成这一窘境的根源,还是在于整个法学行业的供需失衡。
一方面法学院校扩张过快,学生数量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法律服务市场的需求并没有同步增长,甚至还有萎缩的趋势。在此情况下,法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就成了必然。
说白了,解决这一难题,不能只靠学校一己之力。
政府部门要加强行业的宏观调控,控制法学专业的注水;用人单位要树立平等就业的观念,给予高校毕业生更多机会;社会各界也要形成理性的就业期望,不要对毕业生提出过高要求。
只有多方合力,形成合力,法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才能真正破解。
当然,作为学生自身,也要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在学习上下功夫,在能力上多锻炼,提升综合素质。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努力拼搏,相信终会拨云见日!
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