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剧情

​逃离纳粹的阴影:爱因斯坦的故事

点击: 来源:百分剧情
摘要:逃离纳粹的阴影: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坚决反对纳粹政权,在前往美国之前,他一度成为了暗杀的对象。 大约在1940年,杰出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一次集会上发表演讲。

逃离纳粹的阴影: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坚决反对纳粹政权,在前往美国之前,他一度成为了暗杀的对象。

大约在1940年,杰出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一次集会上发表演讲。作为犹太人的爱因斯坦曾是纳粹的暗杀目标,但他最终安全抵达美国。

1933年初,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抵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他是前往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担任客座教授的,预计停留约三个月。加州理工学院院长罗伯特·米利坎为这位举世闻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安排了一切。不过,爱因斯坦很快发现,他需要为此付出一点代价:发表一次推动德美关系的演讲。米利坎从奥伯兰德信托基金(Oberlaender Trust)获得了7000美元的赞助——在大萧条初期,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款项。这个基金致力于促进美国与德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这笔赞助足以支持爱因斯坦在加州的整个行程,而对于做这样一次公开露面,爱因斯坦并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然而,并非所有演讲都是一样的。爱因斯坦抵达帕萨迪纳后,米利坎礼貌地说服这位物理学家取消了另一场原本计划在南加州大学的战争抵抗者联盟分会进行的演讲。原定的南加州大学演讲是为了抗议强制征兵,即美国所称的“征兵制”——用以在欧洲及其它地方组建军队。

爱因斯坦在帕萨迪纳礼堂举办的德美关系演讲是一场盛大的活动,吸引了数千人参与。为了让更多人听到这场演讲,NBC电台还进行了现场直播,那时,几乎每个美国人,无论社会阶层或经济状况如何,都拥有一台收音机。

爱因斯坦在演讲中谈及大萧条,他认为技术进步减少了对“人类劳动”的需求,这部分导致了公众购买力下降。他还充满情感地指出,一旦被误用,便会成为传播仇恨的工具。他举了个例子:在“德国的反动派”口中,“犹太人”这个词便充满了贬义。

作为和平主义者,爱因斯坦认为德国不应推行强制兵役制度。他指出:“普及的兵役制度意味着青年人将在战争氛围中受到训练。”虽然他在美国颇受欢迎,但他的演讲影响似乎有限。那时,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即将成为总统,而经济问题是大多数人最关心的事情。

回想起来,1933年在帕萨迪纳的那场演讲成了爱因斯坦与希特勒及纳粹德国抗争的序幕。1933年1月30日,也就是爱因斯坦在帕萨迪纳发表演讲后的一周,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纳粹一旦掌权,爱因斯坦的反抗就增加了新的维度。作为当时最著名的在世科学家,同时又是犹太人,这使他成为纳粹特别瞩目的目标,他的生命也因此陷入了危险。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879年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少年时,他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日益增长的天赋促使他在苏黎世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获得了数学和物理学位。他后来成为瑞士公民,并获得了博士学位,但一时找不到教职。作为替代方案,他在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找到了一份工作。

爱因斯坦在专利局的工作并不繁重,这让他有大量时间从事他真正的专业——理论物理学。自1905年起,他撰写并发表了一系列颠覆性的科学论文,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1915年,他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这是他认为一生中最伟大的成就。简单来说,这一理论表明了重力和运动如何影响时间和空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真正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它推翻了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建立的理论体系。250多年来,牛顿的理论被奉为“真理”,但现在被一种新的宇宙观所取代,这种新观念认为宇宙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可以扩张和收缩的。

这张来自1932年德国总统选举活动的纳粹宣传海报恳求,“德国妇女们,为了你们的孩子,投票给希特勒。”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感到沮丧。

爱因斯坦继续在专利局工作,直到1909年,他终于在苏黎世大学找到了一份教职。到1913年,他回到德国,在柏林大学的凯撒威廉物理研究所担任‬主任。爱因斯坦在柏林度过了接下来的20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这一复杂课题上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而‬他关于相对论的理论在‬当时仍存有‬争议。尽管科学界对他的‬研究‬持保留态度,但公众并没有这种疑虑。20世纪20年代,现代媒体和广告的影响力显著增强。无线电广播覆盖了数百万听众,报纸发行量达到了历史高峰,电影院里的新闻影片将全球新闻带到了每个角落‬。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成为了第一位名人科学家,他的名声不亚于,有时甚至超过当时的电影明星。1931年,当鹿特丹号轮船停靠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霍博肯时,有5000名纽约人蜂拥而至,只为一睹这位著名乘客——爱因斯坦博士。十年后,当他抵达圣地亚哥时,码头上的学生们像为大学橄榄球冠军赛欢呼一般,高喊着他的名字:“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爱因斯坦!”

即便对这位伟大科学家而言,他的名声也令人费解。一位揭开宇宙奥秘的人,却对人类心灵的复杂性感到困惑和无奈。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的名声建立在大众难以理解的深奥概念之上。甚至连一些科学家也未能完全理解他的观点,更不用说普通大众了。

1931年,爱因斯坦与查尔斯·卓别林共同出席了《城市之光》的首映礼。当他们走进剧院时受到热烈欢呼,卓别林开玩笑说:“他们因为理解我而为我欢呼,而他们因为无法理解你而为你欢呼。”爱因斯坦后来写道:“我从来不明白,为何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的相对论,它的概念和问题却能在广大公众中引起如此热烈的共鸣。”

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爱因斯坦自己的外貌和个性解释了他广受欢迎的原因。他那双深邃的眼睛,常因笑话或俏皮话而闪烁着快乐的光芒——他具有自嘲的幽默感——与他浓密的‬胡须和从头上散乱伸展的长发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长发就像他喜欢用数学描述的能量波一样。

报纸记者和摄影师都非常喜欢他,因为他总能提供有趣的素材,而且他那些古怪行为也让人觉得亲切,而非反感。他不太穿袜子,更偏爱那些舒适的旧毛衣。这位和蔼的博士平易近人,甚至亲自开门迎接来访者。有一次,他在美国定居后,一些女孩来到他家唱圣诞颂歌,爱因斯坦竟拿起小提琴,为她们的歌声伴奏。偶尔,也有孩子上门请他帮忙解决数学作业,如果他不忙,爱因斯坦总是乐意助人。

爱因斯坦就是典型的“心不在焉的教授”,他在沉思复杂的方程式时,常常对周围环境浑然不觉,忙着在纸上记录那些在他聪明且不断探索的头脑中诞生的符号。虽然他的思维可能飘渺于抽象的云端,但他的双脚却始终牢固地站在世界的现实之中。爱因斯坦珍视自由,尤其是思想自由,他痛恨不公,更渴望战争——这人类的祸害——能永远被消除。

1930年9月,深陷大萧条的德国进行了全国大选,纳粹党——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赢得了超过六百万票,成为德国国会的第二大政党。他们控制了107个席位,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最初,爱因斯坦认为纳粹党是魏玛共和国一种暂时的“儿童病”,是全球大萧条引起的“一时的绝望经济状况”。

1930年12月,当被问及阿道夫·希特勒时,爱因斯坦回答道:“我并不认识希特勒先生。他是依靠德国民众的困苦为生。一旦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他将不再重要。”他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但仍然强调“犹太人的团结始终是必要的。”长期以来一直是仇恨和暴力目标的犹太人,必须密切关注局势,以防被卷入其中。

阿道夫·希特勒,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卑躬屈膝地站在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面前。一些德国政治家认为可以控制希特勒,因此在1933年说服兴登堡任命这位纳粹领导人为德国总理。不久之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便逃离了德国。

希特勒的崛起伴随着军国主义和潜在的重新武装。希特勒几乎毫不掩饰他对终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条约的厌恶。该条约限制了德国军队仅有10万人,禁止德国建立空军,对战舰的吨位和武装也有严格规定。显然,希特勒打算无视该条约,一旦获得权力,就会重新武装德国。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爱因斯坦作为一名热情的和平主义者,曾宣称他宁愿“被撕成碎片”也不愿参与战争。他努力利用自己的名望来推动和平——通过写作、参与活动、加入委员会、筹集资金和发表反战演讲。然而到了1932年12月,他意识到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尽管他从未放弃希望。

那个月,爱因斯坦离开柏林,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帕萨迪纳,去发表一次促进德美友谊的演讲。他的妻子艾尔莎也将同行,因此他们位于卡普特的房子——一个靠近波茨坦的哈弗尔河边的小村庄——即将关闭。

尽管表面看似平静,爱因斯坦对德国内部的动荡非常清楚。当他们离开前往美国时,他对艾尔莎说:“好好看看吧,这可能是最后一眼了。”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宣誓成为德国总理。那时,爱因斯坦仍在帕萨迪纳,享受着加州的阳光。二月份的一张照片显示,爱因斯坦正尝试骑自行车,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展现了这位伟大科学家古怪的一面,但他始终密切关注着德国的动态。

最初,局势似乎还在变化中,爱因斯坦甚至考虑过4月返回德国。但随后,国会大厦遭到纵火,穿着棕色衬衫的纳粹冲锋队在全国范围内洗劫犹太人家园。爱因斯坦对一位朋友表示:“因为希特勒,我不敢再踏上德国土地。”他决定前往比利时,有人甚至建议他逃往瑞士。在途中,他得知自己在卡普特的房子遭到纳粹以搜查“共产主义”武器为名的突袭。他们当然什么也没找到,但后来又回来没收了他心爱的船。

爱因斯坦决定公开发声。

在欧洲,他放弃了德国国籍,并从普鲁士学院辞职。他的批评深深刺痛了纳粹政府,激起了德国媒体的一场猛烈声讨。一家报纸的标题是:“爱因斯坦的好消息——他不回来了!”另一家报纸宣称这位物理学家“……在我们眼中从未是德国人,他只是自称犹太人而已。”

随后发生的事情更加严重。爱因斯坦的银行账户被冻结,他的科学著作被公开焚烧。接着,纳粹对爱因斯坦的宣传战采取了更加险恶的转变。他们的一本反犹太主义期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犹太人正在看着你”(Juden Sehen Dich An)的文章,文中将爱因斯坦描述为“……发现了一个备受争议的相对论……通过对阿道夫·希特勒的谎言宣传来表达他对德国的‘感激’。”文章附有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照片下的文字是“BIS JETZT UNGEHAENGT”,意为“尚未被绞死”。

在英国期间,有一张照片显示爱因斯坦与他的秘书B.霍华德小姐和奥利弗·洛克-兰普森指挥官一起,坐着一把猎枪,位于洛克-兰普森提供的沼泽地上的度假小屋外。当时有传言说希特勒悬赏5000美元要爱因斯坦的人头。在1933年夏天英国逗留后,爱因斯坦永久搬到了美国。

爱因斯坦的生命确实陷入了危险,虽然他对这些威胁保持冷静和无动于衷的态度。但当1933年4月30日,纳粹刺客在捷克斯洛伐克杀害了作为难民生活的德国犹太哲学家西奥多·莱辛时,这种危险变成了现实。莱辛被枪杀后第二天死亡。他的头上也有赏金,凶手在德国被表彰。莱辛的照片也曾被刊登,标题是“尚未被绞死”。

暗杀事件发生后,更多的传言称爱因斯坦是下一个被消灭的目标。有传闻称爱因斯坦的头值‬5000美元——按今天的价值超过100,000美元。听到这个消息,爱因斯坦戏谑地摸了摸自己的头说:“我真没想到我的头竟然值这么多钱!”但鉴于莱辛是他的朋友,尽管他对自己的命运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他肯定在私底下感到悲痛。

尽管英国风景宜人,刺杀爱因斯坦的威胁仍然存在。英国议会成员奥利弗·洛克-兰普森担忧他朋友的安全,于是决定提供给他一个位于伦敦西南部摩尔附近科默的隐秘小屋。在预计的另一次美国之行前,这位教授可以暂时住在那里。

爱因斯坦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诺福克广袤荒凉的风吹草地吸引了这位科学家。尽管存在真实的危险,但一旦他在英国,即使没有洛克-兰普森的保护,他也相对安全。事实上,当洛克-兰普森为物理学家和两位持猎枪的美女拍摄新闻照片时,不禁表现出一点表演家的风格。爱因斯坦被逗乐了,他打趣道:“我的女保镖们的美貌会比她们的猎枪更能迅速解除阴谋者的武装!”

其它‬照片显示,男性保镖在小屋外,伴随着笑容满面的爱因斯坦,他们随和但警觉。爱因斯坦喜欢这种“隐士”生活,可以让他专注于数学和物理学。不需要讲课,也无需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如果感到无聊,他就会拉小提琴,或者弹奏东道主在另一个小屋里提供的钢琴。

最终,他决定接受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邀请。美国将成为他余生的家。但在离开英国前,爱因斯坦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用英语发表了演讲。这次活动旨在为流离失所的难民科学家筹集资金;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爱因斯坦那样出名或幸运。爱因斯坦在演讲中虽未直接提及纳粹政府,但他谈到了对自由的威胁,指出没有自由,“就不会有莎士比亚、歌德、牛顿、法拉第、巴斯德和李斯特。”

起初,世界太过专注于自己的内部问题和大萧条的经济风暴,以至于没有真正关注德国发生的事情。爱因斯坦是少数几个试图对希特勒及其意图发出警告但遭到忽视或嘲笑的人之一,温斯顿·丘吉尔也是其中之一。

在移居美国不久后,杰出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被记录下‬从菲利普·福尔曼法官‬手中接过美国公民证书的一刻。

“我无法理解整个文明世界对纳粹这种现代野蛮行径的被动反应,”他写道。他质疑,“世界难道没看到希特勒正在准备战争吗?”虽然对自己的全球声誉感到矛盾,爱因斯坦还是利用自己的名望来提醒世人关注纳粹的威胁。

爱因斯坦谴责了纳粹的侵略行为,但并未将德国人民妖魔化。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他就看到纳粹准备对他的犹太同胞发动“灭绝战争”。

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对战争和和平主义的看法开始发生变化。他不情愿地承认,为了抵抗暴政,军事抵抗是实现自由和正义的唯一希望。“为了防止更大的罪恶,我们必须暂时接受较小的罪恶——令人厌恶的军事行动,”他如是写道。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至少在理论上承认,如果需要对抗像希特勒这样的独裁者,他愿意拿起武器。“在欧洲的心脏地带,”他在后来发表在《纽约时报》的一封信中写道,“有一个显然正竭尽一切手段推动战争的国家——德国。在当前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反而我会乐观地认为,这是帮助拯救欧洲文明的一种方式。”

爱因斯坦于1933年10月17日乘坐“威斯特摩兰”号轮船抵达纽约。当时54岁的他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他渐渐爱上了普林斯顿和美国,并在1940年正式成为美国公民。

尽管有时仍有人称爱因斯坦为“原子弹之父”,这基于他著名的方程式E=mc^2,“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然而,他的方程本身并不是一个科学突破,但它确实解释了物理过程。爱因斯坦的理论指出,能量和质量本质上是相同的。在原子分裂——即裂变过程中,质量中的能量被释放出来,产生巨大的能量。

1938年,德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核裂变,证明铀原子可以被分裂,而在此过程中,它失去的质量转化为能量。正是这种能量可能被用于制造具有巨大破坏力的爆炸装置。居住在美国的匈牙利科学家利奥·西拉德担心纳粹可能很快拥有一种不可想象的武器——原子弹。

西拉德知道时间紧迫,只有爱因斯坦有足够的名望和声誉让罗斯福总统关注这一问题。他们共同起草了一封给总统的信,日期为1939年8月2日,提及铀作为新能源,警告德国在核裂变方面的进展。爱因斯坦在信中警告了原子弹的可能性,暗示若有一枚被偷运到船上,可能毁灭一个港口城市。

尽管西拉德和爱因斯坦对原子弹的运输方式预测错误,但他们的设想促使罗斯福总统采取了行动。总统授权成立一个委员会来研究这个问题,但罗斯福政府最初只批准了6000美元用于石墨和铀的实验。对于进展缓慢感到沮丧的西拉德再次求助于爱因斯坦,后者又写了第二封信给总统,敦促他采取更大的行动。罗斯福再次积极回应,但直到1941年12月美国参战,相关工作才真正开始。

当陆军代理参谋长谢尔曼·迈尔斯少将‬组织探索原子弹想法的委员会时,他犹豫是否应该加入爱因斯坦。尽管爱因斯坦的信是该委员会成立的催化剂,他也能直接与赞赏这位物理学家的罗斯福交流,但迈尔斯最终没有纳入爱因斯坦。迈尔斯联系了联邦调查局局长J.埃德加·胡佛寻求指导。

胡佛的动机不明,但他对爱因斯坦做出了负面评价——因为爱因斯坦的反战和平主义在胡佛眼中令他成为可疑对象。1932年,这位科学家拒绝参加世界反战大会,因为它美化了苏联俄国。然而,在胡佛看来,爱因斯坦是亲共产主义者,是斯大林苏联体系的狂热支持者。

#爱因斯坦#

相关文章

    ​东郊记忆正值「当打之年」

    ​东郊记忆正值「当打之年」

    ​秘制凉拌羊肉

    ​螃蟹几月份吃最肥最好吃?

    ​螃蟹几月份吃最肥最好吃?

    ​川军的抗战悲歌

    ​川军的抗战悲歌

    ​成语猜猜乐第七期:看图猜成语,快乐我和你!

    ​成语猜猜乐第七期:看图猜成语,快乐我和你!

    ​曾轶可道歉了:承认言行失当,工作或将暂停

    ​曾轶可道歉了:承认言行失当,工作或将暂停

    ​清水出芙蓉!武汉高校“樱花女神”走红网络

    ​清水出芙蓉!武汉高校“樱花女神”走红网络

    ​梁世灿亲哥真的厉害!109亿韩元购入整栋大楼

    ​梁世灿亲哥真的厉害!109亿韩元购入整栋大楼

    ​长假结束 张家口汽车客运站迎来返程高峰

    ​长假结束 张家口汽车客运站迎来返程高峰

    ​新街球王赵强和CBA赵继伟,谁能打过谁

    ​新街球王赵强和CBA赵继伟,谁能打过谁

    ​康奈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浙江省政府质量奖

    ​康奈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浙江省政府质量奖

    ​创作一首歌曲究竟能赚多少钱?

    ​创作一首歌曲究竟能赚多少钱?

    ​成都九眼桥桥震门 最新大尺度不雅视频曝光

    ​王者荣耀名字怎么竖着写?

    ​王者荣耀名字怎么竖着写?

    ​韩国发现估价6.8亿韩元的稀有野山参,重415克

    ​韩国发现估价6.8亿韩元的稀有野山参,重4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