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人的土炕
陕北人的土炕
作者:拓毅

掌炕

窗炕
陕北人居住的窑洞,大多砌有一盘大土炕。炕,就是北方人家的床。土炕多与灶台连接,灶膛内的烟火从土炕下面的炕道(俗称炕洞子)通过,然后从烟囱口排出,所以,冬天里坐在热炕头上,的确有“一家闲坐,灯火可亲”温馨感觉。可以说,陕北人家的土炕,当是最原始、最节能、最环保、最温暖的“地暖”。土炕有两种形制,一为掌炕,一为门前炕。掌炕,就是紧挨窑掌砌的炕。过去的富裕大户人家,还会用木条给掌炕做一副“暖槅”(隔断),糊上麻纸,借以保暖。“暖槅”的布帘一拉上,就是严闭的暖和私密空间了。掌炕的优点是暖和,缺点是离窗户远,采光不好。门前炕,就是紧挨窗户砌的炕。陕北人称窑洞口的半圆形窗户为“大窗”,称门侧的矩形窗户为“小窗”。之所以安“小窗”,就是为了更好采光。门前炕由于紧挨“小窗”,所以很明亮,坐在门前炕上做针线活儿、剪窗花、刺绣,很省眼力。门前炕的缺点是离窗户近,冬天里没有掌炕暖和。陕北信天游“听见哥哥的脚步声,我热身子扑向冷窗台”中的“冷窗台”,就是门前炕与“小窗”相接地方。有的人家,除砌有掌炕外,还会在“小窗”下砌一小炕,就像支一单人床,主要用于做针线活儿,当然也可以在上面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