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这个县将会崛起,自身优势开始凸显,选择北上广的人减少
河北廊坊这个县将会崛起,自身优势开始凸显,选择北上广的人减少
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的文安县,隶属于廊坊市,这是一片孕育了数千年农耕文明、沉淀了厚重人文历史的热土。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雄安新区的崛起,文安县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企业落户,甚至有一些打拼多年的在粤文安人开始选择返乡创业。未来的文安县到底有何魅力?它将如何借助区位、资源等优势实现弯道超车?让我们一探究竟。
优越区位:京津冀腹地的核心节点
文安县地处环渤海、京津冀经济圈的中心区域,东接天津,西邻雄安新区,距离北京也仅100公里左右,可谓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县域面积1037平方公里,下辖12镇、1乡及5个农场,常住人口逾50万。
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文安县已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京九铁路、津石高速、京台高速、京德高速等多条铁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如今文安县到北京、天津、保定等大中城市平均仅需1小时车程,对接雄安新区更是十分便捷,一路高速即可直达容城、安新等主要城镇。
众所周知,京津冀一体化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雄安新区则承载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历史使命。文安县毗邻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受益地区之一。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文安正积极融入京津冀大都市圈,成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热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人才落户。
绿水青山:京津后花园的生态屏障
文安县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全县平均海拔仅7米左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基地。
近年来,文安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全力打造京津周边重要的生态屏障。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平原造林等工程,文安森林面积不断扩大,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1.2%,拥有各类林地50余万亩,自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县域内赵王新河、子牙河、大清河等河流纵横,河网密布,星罗棋布的大小水面营造了独特的水乡风貌。
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文安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先后打造了文礼公园、文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一批生态旅游项目,建成了富祥温泉生态农庄、海之兰水上乐园等知名景区,吸引了大量京津游客前来休闲度假。2020年,文安县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底蕴深厚:历史文化名城的璀璨明珠
文安是一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定居,曾出土过商代晚期青铜器,发现了小王东商代遗址。西汉置县,文安已有2000多年的建制史。南北朝时期,高僧释道安在此讲经说法,掀起了佛教的高潮。唐宋以来,文安多为州、府治所,(敏感词)、经济、文化繁荣发达,重要性超过今天的廊坊、三河等地。
厚重的历史遗存,铸就了文安独特的人文气质。全县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尤以唐代张仁宪神道碑、小王东商代遗址等最为知名,前者为唐朝石刻艺术的典范,后者则见证了商周时期文安的农耕文明。古城墙、文庙、将军衙署等古建筑保存完好,至今仍可感受昔日帝王将相的风采。
文安还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杂技之乡。这里是八卦掌的发源地,八卦掌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各庄杆会、西河大鼓、苏桥飞叉会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薪火相传。作为献县铜器的重要出土地,文安素有"铜都"之誉,制陶、织席、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至今仍有不少工匠坚守着老祖宗的手艺。
产业集聚:特色产业集群的蓬勃兴起
文安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坚持工业立县战略,打造了人造板、五金建材、电线电缆、塑料制品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一跃成为河北省重点产业基地。
文安是国内重要的地板产业基地,拥有兔宝宝、大自然等一批龙头企业,人造板年产能达3000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总产能的1/10,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五金、建材产业门类齐全,涵盖卫浴、管材、保温材料、油漆涂料、电梯配件等领域,相关企业达2000多家,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文安也被誉为"中国建材家居第一县"。在河北省率先培育起电线电缆产业集群,相关企业800多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建筑等行业。此外,文安还拥有一批规模化的塑料制品企业,产品涵盖塑料管材、塑料包装、塑料薄膜等。
近年来,文安县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设立等重大机遇,统筹实施"科技兴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三大战略,加快培育科技智造、现代商贸、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华北智谷、东升工业园、科技谷等一批特色园区加快建设,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项目纷纷签约落地。文安也在积极招引总部经济,对接京津项目,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廊坊重要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传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八卦掌文化园、将军庄园等一批文旅项目有序推进,旅游产业日益红火。
2022年,文安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81家,工业总产值640.3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90家,工业经济总量跃居廊坊市第二。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深入推进,雄安新区加快建设,文安县正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发展前景可期。
城乡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走进今日的文安县,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创新激情碰撞。老城区红墙黛瓦、古色古香,新城区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文安镇、苏桥镇等中心城镇加快建设,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服务功能持续完善。2020年,文安县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文安县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打造康城赵庄园等一批4A级乡村旅游景区,被评为省级旅游强县。左各庄、杨列屯等美丽乡村成为京津周边网红打卡地。曾经破败萧条的大柳河,如今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在全国第三批城乡高效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中,文安县探索"三化三生"发展模式,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转型,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之路。
与此同时,文安县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投入,建设一流学校和医院,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近年来更是大手笔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先后出台人才引进新政、住房保障办法等系列举措,引进了一大批高学历人才、技能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未来可期:新机遇催生新希望
文安县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了融入京津冀、对接雄安的历史节点上。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文安县正在主动求变、积极作为,强力推进"六大五新"战略,加快建设京津冀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产业转移承载地和生态涵养区,努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弯道超车。
借助京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文安县加快引进优质师资和医疗人才,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文安一中与清华大学共建创新实验班,常年保持高考成绩全省领先。新建文安县医院,与北京大医院合作共建,使文安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农村校舍100余所,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跃升。深入实施健康文安战略,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织密基层医疗服务网,县域医共体覆盖全县。
展望未来,文安县将在更高起点谋划发展,朝着更高目标迈进。京雄高铁、京雄商高铁即将开通,大大提升对外联系能力。随着京津研发、管理、金融等高端生产要素向外疏解,文安将成为重要承载地,有望迎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蓄势待发,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将不断加快。都市休闲、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将加速崛起,为文安注入强劲发展活力。一个生态宜居、充满魅力、勇立潮头的现代化新文安正在崛起,必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更大作为。
随着文安县的加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候鸟"开始逆向飞行。一大批年轻人从北京、天津回流文安,在家乡找到广阔的创业就业天地。不少在粤打拼的文安人也开始选择返乡发展。在他们看来,相比之下,家乡变化翻天覆地,发展机遇不可多得。而在广东,竞争压力巨大,买房成本高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还不尽如人意。故土难离,亲情羁绊,都成为他们返乡的理由。
从北上广回到家乡,这是许多年轻人做出的新选择。他们带回了新理念、新技术,为家乡注入了新活力。文安青年李凯从深圳回到文安创办的美林谷生态农庄,将田园农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成为文安旅游新地标。已过不惑之年的戴鹏飞从广州回到文安创立赵王新渠文化园,让沉睡的古河道焕发新生机。像他们一样选择逆行的文安人越来越多,成为支撑文安崛起的新生力量。
"近者悦,远者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京津企业、资本、人才纷至沓来。很多京津人慕名而来,在文安找到理想的创业就业机会,落地生根。文安正成为京津产业和人才的重要承接地,新文安人正在崛起。相信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文安必将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东风,在新时代阔步前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