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李自成
历史人物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
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平买平卖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民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
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七日,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另有一说李自成脱逃禅隐于湖南石门县夹山寺)。